欢迎访问: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才培养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96号
  • 0710-3590071
  • 0710-3590071
  • zfxy@hbuas.edu.cn
首 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战疫情,修方案—政法学院人才培养修订纪实
发布时间:2020-05-13 15:22:46  来源:   点击次数:

(政法学院王正宇)政法学院根据学校《关于修订 2019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校政发教[2019]38 号,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路。特别是在疫情当前,政法学院的每一位老师为2019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付出了更多的心血。

一、学院领导挂帅,凸显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重视。

接到学校教务处关于修订 2019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后,政法学院第一时间成立了以院长王奎、书记王礼刚为组长,分管教学院长王正宇为第一责任人,院党委班子成员、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支部书记、教学办、学工办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学习《关于修订 2019 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的相关要求,强调一定要按照文件要求,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2020年4月29日下午,学院所有相关人员在会议室就方案的修订工作进行了现场促进,听取专业负责人的汇报,督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推进。教务处处长张樊应邀出席并进行指导。

 

二、接受培训和实地考察,为修订方案奠定基础

为把2019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好2019年12月教学院长王正宇率社会工作专业负责人何晓红、法学专业负责人袁岳霞、社会学系主任马国瑾参加学校组织的机械专业和学期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修订经验交流会,教务处处长张樊在经验交流会的讲话为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指出了方向

根据学校2019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要求,以及我院于2019年开始实行法学类(法学和社会工作)专业大类招生,为顺利开展专业分流与人才培养工作,2019年12月1日至4日,政法学院王正宇副院长带领法学系主任袁岳霞、社会学系主任马国瑾一行,到江浙地区开展调研。

学校关于教育思想大讨论,老师们的建言献策,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打下了基础有利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专业的长远发展。

2019年6月,主题是“为谁培养人”,立德树人,课程育人

2019年7月-8月,“培养什么样的人”通过大讨论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明确了专业本科学生毕业要求。

2019年9月,通过“如何培养人”?老师们在思考如何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如何编制“金课”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更有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有效组织和管理教学。

2019年10月,通过“课程如何支撑人才培养目标?”我们逐步明确了如何建立毕业能力、素质要求与课程教学要求之间的矩阵式对应关系;如何建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式方法与考核评价方式方法改革,实现课程教学要求。

2019年11月,通过思考“如何评价课程质量”?我们思考的是“金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如何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思考课程质量的评价方式,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精准识别“水课”。

学院按照专业类国家质量标准和教育部相关文件指出各高校要根据《国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样化、高质量人才,并把标准的实施与“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紧密结合,并将对各高校专业办学质量和水平进行监测认证。政法学院坚持应用型一流本科教育,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完成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中心”的转换,提升课程的高阶性,突出课程的创新性、增加课程的挑战度。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关系到未来的学生培养过程及今后的专业建设。

学院借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OBE理念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围绕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如何学?学的怎么样?依次构建从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从毕业要求到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再到课程体系,从课程体系到教学内容多层次关联矩阵,建立持续改进的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人才培养持续改进。我们思考的是:

“我们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

  “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反向设计、正向实施的原则,使得“需求”既是起点又是终点,还明确了三个要求,即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先进性、符合专业人才毕业能力素质要求的可实现性,以及有利于多元化人才成长的灵活性,以此来最大程度地保证培养目标与结果的一致性。

三、顶层设计、确定框架

学院确立了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

 

基本理念: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产出为导向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从最终成果反向设计以确定所有迈向成果的教学活动。体现持续改进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如毕业5年后学生能干什么,在校学习4年能具有什么知识能力等,以及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学到什么等。按照这一结果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认真领会和解读国标,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定位,针对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定位,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分解毕业要求指标点。

从人才培养目标看:

1.培养目标制定——体现能做什么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需求和条件,包括学校定位、专业特色、社会需求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等。内外需求是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要与内外需求相适应。培养目标制定时重点要体现出学生能做什么,要体现学生毕业5年左右从业的专业领域、职业特征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一般要体现:服务面向、专业能力、职业成就、职业特征、人才定位等5个要素。

2.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体现能有什么深入解读国标,结合行业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凝练能够体现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以及进行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拆分和细化。

3.建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培养计划中的顶层定位,培养目标强调毕业5年后能做什么,毕业要求强调毕业时能有什么,能做什么主要取决于能有什么。只有这两项明确后再依次制定详细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是确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依据,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对学生不同阶段的要求和期望,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培养目标的达成要靠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经过几年的锻炼后达成。和在校的专业知识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活动等均有关系,所以建立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矩阵关系,更能清晰的看出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

从课程体系设置看:

根据毕业要求指标点设计课程体系培养方案的制定主要是建立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根据毕业要求拆分、细化后的指标点来设计课程体系。

毕业要求指标点是构建课程体系的依据,课程体系是达到毕业要求的支撑。对毕业要求分解的指标点都要有相应的教学环节作为支撑。针对每个指标点的含义及内容分别设计安排具体的课程支撑该指标点。在课程体系制定时体现基础和专业的兼顾,特别是专业课程要不断更新,体现技术的前沿性和专业性以及实用性。

建立课程与毕业要求指标点之间的矩阵关系

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明确的学习结果进行组织,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课程体系构建对达成学习成果尤为重要。毕业要求指标点(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应有一种清晰的映射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中的每一种能力要有明确的课程来支撑,换句话说,课程体系的每门课程要对实现毕业要求指标点有确定的贡献。建立课程体系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矩阵关系,为重组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通过对应关系可以排除某些重复的课程,剔除不能支撑指标点的课程,开设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特别是同一指标点下的课程关系要理清,避免内容重复和交叉,内容对毕业要求要有贡献。尽量在课程设置方面做到在知识能力等方面逐点递增。通过这样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使得课程体系完全能够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指标点。有了这样的矩阵对应关系,所有任课教师能够一目了然明确所任课程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完善课程体系并赋予不同权重毕业要求中的一个指标点应由不同的课程来支撑,一门课程可以支撑多个不同的指标点。

这些课程要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以表示在某一指标能力培养上的贡献度。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指标点下权重不同。一般来说一门课程支撑2-5个指标点,一个指标点由2-5门课程支撑。

四、社工、法学两个专业争先恐后,积极探索法学类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工作专业在认真反思现行各专业培养方案执行中的突出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改进提升,主动适应产业、行业、专业现阶段发展的新变化、新潮流、新技术,及时将新要素融入到各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湖北文理学院创建“应用型一流本科教育”的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社会工作“校地企”三元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以往过于强调专业间的差异而忽视专业间的共性问题,采用“通用+特长”的培养模式,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应用”的融合,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按“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思想重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对接基层社会治理、各级社会建设、城乡社会服务,通过“导师制”,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法学专业老师们一致认为,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 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及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等相关规定和人才培养标准,结合我校法学专业实际,对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修订,更加符合我校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法学专业已形成“一个目标,两条主线,三支队伍,四方联动”的办学特色,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为核心,以培养高层次、技能型、应用型法律人才为总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发挥三支队伍(双师型理论教师队伍、指导性实践教师队伍、引领示范型校友队伍)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科研的水平能力;有效整合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各方的办学力量,进行横向交流与合作,把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双向打通,力争成为鄂北地区有影响力的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审稿人:)
官方微信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微信号
  •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 统一服务热线:0710-3590071
  • 传真:0710-3590071
  • 邮箱:zfxy@hbuas.edu.cn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鄂ICP备08009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