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教务处
                                                                                              (2021)15号 
 关于开展2021年度教学研究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
 通知
 各二级学院:
 根据《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校政发教〔2017〕11号)文件精神和学校2021年教学工作安排,教务处将组织开展2021年度教学研究类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结题对象和范围
 1、2018年及以前立项未结题的项目(见附件1),必须接受结题验收。
 2、2019年以来立项未结题的项目(见附件2),到期的(2019年立项),必须接受结题验收。未到期的(2020年立项),若已完成研究任务,可申请结题验收。
 3、2020年立项的“课程思政”教研专项(见附件3),必须接受结题验收。
 4、2020年立项的“创新创业教育”类教研项目(见附件4),若已完成研究任务,可申请结题验收。
 二、结题材料
 1、所有申请结题的教学研究项目(包括“创新创业教育”类教研项目)均应提交:(1)项目研究总结报告(包含项目研究的主要举措、主要成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建设的后续工作思路;研究成果等)。(2)填写《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结题审核表》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报告书》(省级项目填写)。(3)项目研究成果的复印件1套。
 2、“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结题应提交:(1)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2)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结题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应包含以下:项目研究的主要举措、主要成效、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建设的后续工作思路,研究成果。(3)本门课程知识章节(知识点)所挖掘的育人资源及其教学运用材料汇编。(4)其它支撑材料。
 三、结题程序
 1、课题负责人向所在二级学院教学办提交结题材料。
 2、各二级学院对结题材料进行审核,填写《 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材料汇总表》(见附件5)加盖学院公章后,提交结题材料。
 3、一般教研项目、“课程思政”教研专项结题材料,请交至教务处135办公室徐冉冉收,汇总表电子版(excel格式)发送至2690574225@qq.com。
 4、“创新创业教育”教研专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项目结题材料,请交至创新创业教育学院N2-214办公室胡逸文收,汇总表电子版(excel格式)发送至40170891@qq.com。
 5、结题材料截止提交时间:上半年为2021年4月20日,下半年为2021年10月20日。
 6、教务处将组织专家评审后发布结题通知。
 四、相关说明
 1、关于项目研究周期:教学研究项目为两年,“课程思政”教研专项为一年,“创新创业教育”教研专项为两年,“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项目为三年。
 2、关于项目延期申请:到期后未能完成研究计划的项目,课题负责人最多只有一次申请延期结题的机会,且时间最多只能延期6个月。延期一次仍不能按时结题的项目,教务处将直接予以撤销,并视情况追回其资助经费,且项目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新项目。
 3、关于项目结题验收:项目到期后,课题申请结题验收不超过2次。若提交结题申请未能通过验收的,再给予课题负责人一次机会,若仍然未能通过验收,将直接予以撤销项目处理,并视情况追回其资助经费,且项目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新项目。
  
 附件:
 1、2018年及以前立项未结题的教学研究项目清单
 2、2019年以来立项未结题的教学研究项目清单
 3、2020年应结题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清单
 4、2020年立项未结题的“创新创业教育”类教研项目清单
 5、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材料汇总表
  
  
 教务处
                            2021年3月4日
 
附件1:
 2018年及以前立项未结题的教学研究项目清单
 
  
   
    | 序号 | 项目编号 | 年度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 1 | JY2016023 | 2016 | 中国古代文学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 胡小林、秦军荣、高新伟、李骜、田劲松 | 文学院 | 
   
    | 2 | JY2017001 | 2017 | “校地企三元联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正宇、何晓红、马国瑾、刘芬 | 经政学院 | 
   
    | 3 | JY2017018 | 2017 | 个人与社会责任(TPSR)模式对湖北省大学生品格促进的实验研究 | 曾海、刘安清、潘义祥、周红萍、杨明 | 体育学院 | 
   
    | 4 | JY2017030 | 2017 | 《鄂西北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遴选与教法实践性研究 | 穆兰、朱南轩、陈若菡、郑碧松、陈杨 | 音乐学院 | 
   
    | 5 | JY2017038 | 2017 | 地方高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文理学院物电学院为例 | 赵锐、胡志超、杨正波、贾巍、彭小平 | 物电学院 | 
   
    | 6 | JY2017053 | 2017 | 校企共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 黄升谋、李云捷、余海忠、汤尚文、阎华 | 化科学院 | 
   
    | 7 | JY2017058 | 2017 | 基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社会热点问题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高其文、毛春、孙维权、李君、邢辉 | 医学院 | 
   
    | 8 | JY2018004 | 2018 | 新工科背景下突出育人目标的物联网控制技术课程分组协作导学模式设计 | 郑毅、徐德刚、项东升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9 | JY2018006 | 2018 | 校企地协同育人背景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 | 李权国、张弢、文力、孙小舟、赵虎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 10 | JY2018007 | 2018 | 财务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 李立、陈春艳、邹芸螺 | 经济管理学院 | 
   
    | 11 | JY2018008 | 2018 | 地方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构的研究与实践 | 胡志超、李君、姜洪溪、余海忠、陈瑶 | 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 
   
    | 12 | JY2018046 | 2018 | 深化创新创业训练促进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 | 汪万强、鲁俊、程振锋、徐想娥、田志高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 
   
    | 13 | JY2018055 | 2018 | 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 王旭、王忠、祁娟、施俊、蔡伟 | 美术学院 | 
   
    | 14 | JY2018060 | 2018 | 案例教学联合仿真模型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 刘琼、郑玉兰、黄艳丽、李琳、代洁 | 临床学院 | 
   
    | 15 | JY2018061 | 2018 | PDCA循环联合PBL教学法在妇产科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李琳、刘韵、杨眉、张慧君、黄艳丽 | 临床学院 | 
   
    | 16 | JY2018068 | 2018 | 新媒体背景下CBL联合PBL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 高山、王玮、许东强、童旭东、李峥、占义军 | 临床学院 | 
   
    | 17 | JY2018069 | 2018 | 情景模拟结合病例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 郑玉兰、刘琼、刘阳、曹锋生、黄敏 | 临床学院 | 
   
    | 18 | JY2018070 | 2018 | 利用传染病大数据技术结合PBL 教学法与病案教学模式在传染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王晓霖、陈秀记、邢凌翔、韩晓颖、马茜 | 临床学院 | 
   
    | 19 | 2018428 | 2018 | 地方综合大学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熊德明、刘伦钊、王为一、李国毅、郭强 | 教育学院 | 
  
 
 
附件2:
 2019年以来立项未结题的教学研究项目清单
 
  
   
    | 序号 | 项目编号 | 年度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学院 | 
   
    | 1 | JY2019001 | 2019 | 地方高校“三位一体”交互研讨型思政金课实践模式研究 | 王遂敏、王荣红、王丽、刘松、喻丽姣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2 | JY2019002 | 2019 | 面向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教师的目标定位与实现路径探索--以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群转型发展为例 | 汪家宝、张臣文、雷玉菊、杨芳、蒋蜀鄂 | 教育学院 | 
   
    | 3 | JY2019004 | 2019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普通高校二级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 侯国玉、刘群、李定清、胡小林、管文娟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 4 | JY2019005 | 2019 | 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研究 | 袁在成、汪国军、曹秀萍、王林、陈玫伊 | 外国语学院 | 
   
    | 5 | JY2019006 | 2019 | 基于专业需求的公共数学课程群教学体系优化重构 | 张旻嵩、孟义杰、潘德林、王刈禾、方红艳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6 | JY2019007 | 2019 | 多方联动、全程递进:基于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 王正强、刘会衡、金鑫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 7 | JY2019008 | 2019 | 地方一流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创新与实践——以“智行隆中”战略背景下湖北文理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 陈铭、廖育武、张华、张海军、王培元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 8 | JY2019009 | 2019 | 新工科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平台构建 | 吴何畏 朱定见  刘红梅 周岳斌  康慧 | 机械工程学院 | 
   
    | 9 | JY2019010 | 2019 | 艺科交融、全程双元,“新工科”视角下艺术设计学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 | 赵德、黄有柱、马长勇、蔡伟、褚庆庆 | 美术学院 | 
   
    | 10 | JY2019011 | 2019 | 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成果展示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概论”课为例 | 周淑芳、徐丹、王荣红、詹学德、陈星雄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11 | JY2019016 | 2019 | 师范专业认证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雷玉菊、刘天娥、窦刚、谢岭、曾晓萌 | 教育学院 | 
   
    | 12 | JY2019017 | 2019 | 地方综合大学教师教育课程群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 | 张臣文、熊德明、汪家宝、李国毅、杨芳 | 教育学院 | 
   
    | 13 | JY2019018 | 2019 | 专业认证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徐微、刘天娥、张莎莎、黎燕 | 教育学院 | 
   
    | 14 | JY2019019 | 2019 | 技艺·文化·素养: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范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李小进、周红萍、张华江、金昱、解超 | 体育学院 | 
   
    | 15 | JY2019021 | 2019 | 创新思维驱动与校企协同实践的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牛丽丽、谭建湘、张华江、桑任强 | 体育学院 | 
   
    | 16 | JY2019023 | 2019 | 新文科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个性化教学的双效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高志明、苏顺强、刘群、袁仕萍、汪萃萃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 17 | JY2019024 | 2019 | 基于襄阳日企人才需求的《基础日语》教学改革研究 | 张皓、蒋丽容、苗占婷 | 外国语学院 | 
   
    | 18 | JY2019026 | 2019 |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服务型学习体系建构研究 | 吴慧勇、陈鸾、汪珣、薛艳 | 外国语学院 | 
   
    | 19 | JY2019027 | 2019 | 核心素养理念下基于BOPPPS模型的有效课堂设计——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      | 王华丽、汪继秀、冯倩倩、王彬彬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20 | JY2019028 | 2019 | 基于问题驱动的大学数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潘德林、张旻嵩、李敏、王华丽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21 | JY2019029 | 2019 |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研究与实践 | 方磊、梁霄、陈仕军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22 | JY2019030 | 2019 | 《大学物理》课程育人的探索与实施 | 鲁军政、汪竞阳、赵锐、曹文彧、畅兴平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 23 | JY2019031 | 2019 | 基于“问题导学-互动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 谷琼、宁彬、胡春阳、魏希三、方磊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24 | JY2019032 | 2019 | 计算机类专业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张其林、熊伟、赵永标、熊真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25 | JY2019033 | 2019 | 基于“千问计划”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吴中博、杭波、曹德勇、李小华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26 | JY2019034 | 2019 | 成果导向视角下多元拓展、协同创新的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实践 | 刘静、廖育武、吴华伟、梅雪晴、马超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 27 | JY2019038 | 2019 | 专业认证背景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工程伦理教育探索 | 刘亚丽 张俊 李梅 夏铭 | 机械工程学院 | 
   
    | 28 | JY2019039 | 2019 | “问题—图纸案例—实训”三者交叉融合的教学方法研究--以《建筑设备》教学为例 | 王丹妹、周俭清、陈鹏、单晓东、李恒威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29 | JY2019040 | 2019 | 科教协同在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以《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为例 | 曾刚、郭声波、全  峰、王学兵、胡丹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30 | JY2019041 | 2019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德国FH新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 李峥、徐福卫、聂维中、王丽红、龚田牛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31 | JY2019042 | 2019 |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建筑学教学改革为例 | 张静、张平乐、程伟、陈鹏、党君和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32 | JY2019043 | 2019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实践研究 | 孙永林、余海忠、李云捷、李玉奇、汤尚文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 33 | JY2019044 | 2019 | 基于IPE的情景模拟教学在护理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 郭青、毛春、李君、龚俊、覃巍 | 医学院 | 
   
    | 34 | JY2019045 | 2019 | 融合信息化和PBL教学法在全科医生培养中肿瘤学临床教学探索 | 李青峰、张娟、韩蓝、刘梅、赵行 | 医学院 | 
   
    | 35 | JY2019047 | 2019 | 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 周茜、李君、赵雪红、张文静 | 医学院 | 
   
    | 36 | JY2019048 | 2019 |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人体寄生虫学课程PBL教学改革研究 | 廖诗英、范久波、马亚平、刘开琴 | 医学院 | 
   
    | 37 | JY2019049 | 2019 | CBL+PBL教学法在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课程中的应用 | 赵雪红、张文静、刘倩荣、周茜 | 医学院 | 
   
    | 38 | JY2019051 | 2019 | 应用型地方高校校地融合发展背景下地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 常华进、李权国、文力、蒋小荣、王冰玉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 39 | JY2019053 | 2019 |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国贸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 杨晓辉 王芬 袁建国  苏丹 | 经济管理学院 | 
   
    | 40 | JY2019054 | 2019 | 基于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研究 | 张雅蕊、卢君生、马俊、张蕾 | 经济管理学院 | 
   
    | 41 | JY2019055 | 2019 |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工商管理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 罗婧、何晓红、程传勇、王炜 | 经济管理学院 | 
   
    | 42 | JY2019057 | 2019 | 基于国际认证的地方院校商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李晓翠、胡志超、王芬、欧立光、陈春艳 | 经济管理学院 | 
   
    | 43 | JY2019059 | 2019 | 基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音乐创作课程群建设与应用 | 刘群、李碧高、高瑾、甘利雄、陈晓曦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 44 | JY2019060 | 2019 | 地方高校考试信息化促进考风建设研究 | 肖夏、张樊、刘雨潇、任丹、杨凡 | 教务处 | 
   
    | 45 | JY2019062 | 2019 | 基于STEAM教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童雷、戴俊凯、汪家宝、郝峰 | 教育学院 | 
   
    | 46 | JY2019064 | 2019 | “健康中国”背景下大学体育健康理论教学研究 | 王红俊、何忠、朱大清、李炜、吴彩云 | 体育学院 | 
   
    | 47 | JY2019066 | 2019 | “卓越新闻人才计划”培养目标下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符冰、管文娟、尚炜、王小哲、杨敏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 48 | JY2019067 | 2019 | 新时代背景下自正教学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 武瑞婵、张金玲、吕黎明、庄常陵、吕凤云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49 | JY2019068 | 2019 | 基于“四种能力”提升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 姜海波、赵秀菊、肖氏武、杨艳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50 | JY2019069 | 2019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打造“金课”——以数学课程为例 | 杨艳、游学民、周伟刚、吕凤云、池召艳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51 | JY2019070 | 2019 | “互联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丹丹、丁凌、汪继秀、肖氏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52 | JY2019071 | 2019 | 以问题为导向的基于多平台融合的《通信原理》浸入式教学模式研究 | 罗倩倩、宋立新、周书星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 53 | JY2019072 | 2019 | 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 | 黄霞、华丽、杨凡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54 | JY2019073 | 2019 | 翻转课堂在《网页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杨凡、黄霞、丁函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55 | JY2019074 | 2019 | 基于Flask的智能题库系统设计 | 任丹、屈俊峰、徐格静、董巍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56 | JY2019076 | 2019 | “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例 | 刘祯、吴华伟、丁华锋、王敏旺、张明国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 57 | JY2019079 | 2019 | “互联网+”环境下《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 | 谢珊珊、魏道江、张谊、李慧云、弋兵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58 | JY2019080 | 2019 | 医学科普训练在肿瘤科实习和实践课中的应用研究 | 李泉、方珊珊、魏微、曹传华、刘波 | 医学院 | 
   
    | 59 | JY2019082 | 2019 |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 詹东昴、毛春、陈秀记、王晓霖、刘华 | 医学院 | 
   
    | 60 | JY2019084 | 2019 | 基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病原生物学课程整合实践研究 | 唐一通、廖诗英、汪娇、邹玖明 | 医学院 | 
   
    | 61 | JY2019085 | 2019 | 基于环境问题(事件)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研究  | 祝云龙、张弢、常华进、李权国、聂芳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 62 | JY2019087 | 2019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 | 王雅君、陈卫民、李晓春、尚慧琳、杨翩 | 美术学院 | 
   
    | 63 | JY2019088 | 2019 | 3D数字雕塑与数控成型实验室教学改革研究 | 孙伟华、黄有柱、陈立博、 臧飞 | 美术学院 | 
   
    | 64 | JY2019090 | 2019 |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的实践教学大数据建议与绩效评价 | 张焱磊、周立文、肖夏、傅务谨、李训奎 | 教务处 | 
  
 
  
 附件3:
 2020年“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结题项目名单
 
  
   
    | 项目编号 | 学院名称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成员 | 
   
    | SZ2020001 | 政法学院 | 《国际法》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袁岳霞、郑建国、何普、陈都河川 | 
   
    | SZ2020002 | 政法学院 | 《社区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马国瑾、何晓红、夏国锋、罗学莉 | 
   
    | SZ2020003 | 政法学院 | 诊所法律教育课程协同育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 郑建国、袁岳霞、张颖杰、苑立志、袁富强 | 
   
    | SZ2020004 | 教育学院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育人教学改革 | 谢岭、刘天娥、张莎莎、曹军、曾晓萌 | 
   
    | SZ2020005 | 教育学院 | 《心理学》(教师教育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李训奎、滕建河、周宗明、雷玉菊、冯广国 | 
   
    | SZ2020006 | 体育学院 | 《网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吴涛、李化雨、吉玉良、石季、杨帆 | 
   
    | SZ2020007 | 体育学院 | 基于师德培养的《体育教学论》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构建研究 | 张娟、周红萍、何忠、史飞 | 
   
    | SZ2020008 | 体育学院 | 《田径》课程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研究 | 周福利、高文豹、余多庆、周红萍、李胜利 | 
   
    | SZ2020009 | 文学与传媒学院 | 《文艺理论基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郑艳林、李定清、李骜、侯国玉 | 
   
    | SZ2020010 | 外国语学院 |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触点分析--以《新视野大学英语III读写教程》为例 | 陈海燕、金晓梅、张晶莹、詹玉月、王文浩 | 
   
    | SZ2020011 | 外国语学院 | 《日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张果、苗占婷、樊涛 | 
   
    | SZ2020012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胡国敏、李玲、朱宇丹  | 
   
    | SZ2020013 | 外国语学院 | 新冠肺炎疫情下《英语语音》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肖婧、王林、陈鸾、薛艳、宋之允 | 
   
    | SZ2020014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一)》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 廖李利、郭楠、黄雯、陈鸾 | 
   
    | SZ2020015 | 外国语学院 | 融入课程思政的“商务英语(一)”教学实践 | 白葵、王瑛、李玲、陈鸾、宋之允 | 
   
    | SZ2020016 | 外国语学院 | “英国文学史及选读(I)”课程思政融合路径探索
 | 王瑛、宋之允、白葵、朱宇丹、郭楠 | 
   
    | SZ2020017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高等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冯倩倩、周伟刚、孟义杰、赵秀菊 | 
   
    | SZ2020018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据可视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王彬彬、唐波、卢方芳、杨凤 | 
   
    | SZ2020019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三全育人”模式下“课程思政”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课程改革中的路径探究 | 赵秀菊、王刈禾、姜海波、张丹丹 | 
   
    | SZ2020020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数字信号处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 | 刘会衡、朱娟、张静、张军 | 
   
    | SZ2020021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基于主题式教育的《4G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 朱娟、宋立新、胡晗、李刚 | 
   
    | SZ2020022 |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 《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 施健、杨正波、鲁军政、廖继红 | 
   
    | SZ2020023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数据库系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罗颖、吴中博、曹文平 | 
   
    | SZ2020024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 谷琼、宁彬、胡春阳、屈俊峰、魏希三 | 
   
    | SZ2020025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课程思政”背景下《程序设计基础C》教学模式研究 | 黄霞、杨凡、华丽 | 
   
    | SZ2020026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李学锋、郑毅、杨建强、项东升 | 
   
    | SZ2020027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 华丽、屈俊峰、黄霞、魏希三 | 
   
    | SZ2020028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协同育人视角下《汽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与实践 | 邓利军、刘祯、姚鹏华 | 
   
    | SZ2020029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交通专业导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刘静、马强、马超 | 
   
    | SZ2020030 | 机械工程学院 |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邬国秀、周贤、刘亚丽、齐毅 | 
   
    | SZ2020031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刘亚丽、高成慧、秦涛、夏铭 | 
   
    | SZ2020032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工程结构》课程思政实践与研究 | 王丽红、李文君、李峥、肖耀廷 | 
   
    | SZ2020033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毒品识别与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与思政融合教学模式探究 | 刘传银、姚继平、刘向东、刘素芹、邹小健 | 
   
    | SZ2020034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思政教育在《食品毒理学》课程中的探究与实践 | 王海燕、余海忠、李云捷、赵慧君、张火云 | 
   
    | SZ2020035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课程思政背景下食品原料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合 | 孙永林、李云捷、赵慧君、李玉奇 | 
   
    | SZ2020036 | 医学院 | “三全育人”视角下《临床营养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渗透路径探索 | 罗红、汪玉洁、刘志勤 | 
   
    | SZ2020037 | 医学院 | 疫情防控,药理当先——探索《药理学》与思政育人的融合教学 | 张文静、周淑芳、刘倩蓉、曹军华、李微 | 
   
    | SZ2020038 | 医学院 |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康复护理学》改革中研究 | 徐永兰、柳红勤、徐兵、郑晚霞 | 
   
    | SZ2020039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策划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康玲、朱运海、龙雨萍、汪胜兰 | 
   
    | SZ2020040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在《旅游市场营销》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 龙雨萍、张有忠、田美玲 | 
   
    | SZ2020041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 何珍、徐超、龙雨萍、沈春娥、张维功 | 
   
    | SZ2020042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 李权国、张弢、祝云龙、文力、朱弘纪 | 
   
    | SZ2020043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 | 聂芳、赵虎、文力、王冰玉 | 
   
    | SZ2020044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价值塑造”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 徐春荣、陈春艳、陈喆、张颖杰 | 
   
    | SZ2020045 | 经济管理学院 | 《组织行为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路径研究 | 李捷、张家明、陈徐平、柯昌华 | 
   
    | SZ2020046 | 经济管理学院 | 全球化视野和立德树人理念下《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 孙艳、苏丹、杨晓辉、钟燕、党荣 | 
   
    | SZ2020047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混合式教学背景下《中外器乐名作赏析》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 靳钦涵、杨传红、郑碧松 | 
   
    | SZ2020048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歌曲写作》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 | 刘群、陈信任、全佩蓉 | 
   
    | SZ2020049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基于课程思政的《基础钢琴》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音乐学小组课为例 | 王璐、王暕、由艳、吴思 | 
   
    | SZ2020050 | 音乐与舞蹈学院 | 思政入课堂 润物细无声—《视唱练耳》课堂中的思政教育 | 陈晓曦、刘群、冯妮娜 | 
  
 
 
 附件4:
 2020年立项的“创新创业教育”类教研项目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成员 | 所在学院 | 
    
     | 1 |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系统化建设研究-以湖北文理学院为例 | 敖四、唐明生、裴晓敏、胡逸文 |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 
    
     | 2 | 校企协同,“课证融合、课赛一体、赛团衔接”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 程传勇、任强、王芬、王炜、陈文俊、田玲 | 经济管理学院 | 
    
     | 3 |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 康玲、朱运海、龙雨萍、汪胜兰、崔俊涛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 4 | 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竞赛水平的课程教学改革 | 廖伟、游学民、姜海波、陈仕军、方红艳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5 | 基于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王炜、唐明生、罗婧、程传勇、陈文俊 | 教育学院 | 
    
     | 6 | 基于“成果导向”的化学化工类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及效果评价研究 | 刘传银、刘素芹、戴高鹏、范文莹、姚继平、汪万强、彭荣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 7 | 基于工作坊模式的工程造价专业创新实施体系研究 | 李慧云、谢珊珊、张谊、徐宏年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8 | “多元培养、全程协同”的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龙雨萍、朱运海、康玲、汪胜兰 | 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 
    
     | 9 | 湖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测评研究 | 张家明、张文洲、兰顺东、马俊、邹芸螺 | 经济管理学院 | 
    
     | 10 | 数学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 卢方芳、王成勇、陶爽、杨凤、廖伟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11 | 依托学科竞赛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究与实践 | 范建辉、曹林涛、陈海玉、徐开民、余醒 |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 
    
     | 12 |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 | 宁彬、谷琼、胡春阳、屈俊峰、魏希三 | 计算机工程学院 | 
    
     | 13 | 文创与新文科背景下的专创融合研究 | 郑建国、裴晓敏何  珍、李 菲 张立峰 | 政法学院 | 
    
     | 14 | 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刘朋、姚鹏华、代辉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 15 | 基于项目制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 肖作安、占丹、和平、刘双圆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 
   
  
  
  
  
 
 附件5:
 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结题材料汇总表
 
  
   
    
     |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成员 | 所在学院 | 申报材料 | 备注 | 
    
     | 1 |   |   |   |   | 1、 2、 3、 …… |   | 
    
     | 2 |   |   |   |   | 1、 2、 3、 …… |   | 
    
     | 3 |   |   |   |   | 1、 2、 3、 …… |   | 
    
     | …… |   |   |   |   | 1、 2、 3、 …… |   | 
   
  
  
 注:1、“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项请在“备注”中说明。
 2、此表格以EXCEL格式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