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 通讯员 邹贤哲 孙聪聪 邱福元)快板声声风采扬,韵味悠长谱华章。7月12日下午,湖北文理学院儿童青少年社工志愿服务队在襄阳市南漳县卞和小学开展了以“快板风采展示”为主题的红色传统文化课程。
快板古韵入人心,传统文化我践行。快板作为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它的表演方式简单,唱词合辙押韵自由,运用竹板或者打节拍来进行表演,具有较强抒情性。由于快板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快板艺术逐渐被遗忘和边缘化。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的学习传统文化和了解快板知识,增加同学们对快板学习的兴趣,体会快板文化源远流长的韵味,志愿者带领学生进行快板的学习。在正式学习快板之前,志愿者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有趣的快板表演视频,迅速勾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随后,志愿者以快板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快板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快板中体现的传统价值观与道德规范、快板中蕴含的古代中国文人风雅气质、快板与其他表演形式的联系与区别、快板的保护与传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五个方面,来向同学们系统性的讲解快板的知识。接着,志愿者带领同学们对快板的起源一起进行了朗读,加深了同学们对快板起源的了解,并在此过程中认识了不同的快板类型以及快板的不同表演方式。通过视频欣赏了各地不同的快板表演,如:数来宝、莲花落、竹板书、说鼓子、快板书、御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陕西快板、兰州快板、武安快板、四川金钱板、绍兴莲花落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快板表演,再次让同学们惊叹道,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
(图为志愿者在与同学们进行问答互动学习快板 孙聪聪 摄)
节奏跳跃如飞燕,快板乐韵绕耳旁。随着同学们对快板兴致的提高,志愿者邀请了一位精通快板的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快板一打,热闹开场。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到快板表演之中,每个同学都认真倾听,纷纷被快板的音韵魅力所折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每个小组选取一位同学来向台上这位精通快板的同学进行学习,每位同学都积极举手,踊跃报名。每一位上台的同学都切身地感受了快板的手感、打击感与其独特的韵味,并学习了一小段快板演示。同学们的快板表演结束后,志愿者以历史故事讲解的方式带领同学们深入地了解快板为我们中华民族所带来的传统价值观与深刻的道德规范,感受在快板文化中的道德,家庭,友情,爱国等传统价值观,也深入了解了快板文化中尊师重道,忠孝仁爱的师徒文化。深刻而又全面的道德教育,为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随着对快板历史古往今来发展的了解,志愿者也向同学们讲述了现如今快板发展的局限与可行之路。如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多的开始借助互联网与媒体的传播渠道,快板艺术开始与现代音乐相结合,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图为班上同学进行快板展示 孙聪聪 摄)
传承发展艺术美,节拍轻快显真情。快板特色课程的开展,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学习快板音韵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同学们的文化自豪感,更在快板的一拍一响之间,帮助同学们树立更为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导向。传统文化课程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传承,也为创新提供了基础和灵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们可以吸收和融合传统元素,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创新和表达,促进文化的活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