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生工作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96号
  • 0710-3590071
  • 0710-3590071
  • zfxy@hbuas.edu.cn
首 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墨香漫溢,智趣交织”书香校园读书思辨会聚焦《红楼梦》
发布时间:2025-04-22 11:17:45  来源:   点击次数:

  (通讯员 政法学院 金艳晨)2025年4月20日晚上6点30分,政法学院一站式社区内书香氤氲,以《红楼梦》为主题的读书思辨会热烈开展。9名参与者围绕“宝黛钗爱情悲剧的成因”“王熙凤的精明与悲剧的人性矛盾”两大议题展开深度讨论,学习部部长刘梦君、成员曾子怡及评定小组现场点评,主持人金艳晨引导思辨层层深入。

  第一组发言者认为,林黛玉的敏感多疑与贾宝玉的反叛疏离,使其情感难容于封建礼教框架;薛宝钗的“世故圆融”则是对时代规则的妥协,三人性格差异注定了爱情走向悲剧。另一组则强调时代局限的决定性:封建等级制度下,婚姻被视为家族利益纽带,宝黛“木石前盟”的纯粹情感与贾府“金玉良缘”的现实考量激烈冲突,个人意志在时代巨轮前不堪一击。双方结合文本细节激烈交锋,引发对自由爱情与社会规训的深刻思考。在“王熙凤形象”讨论中,一组指出其“脂粉英雄”式的精明能干,本质是在男权社会中以极端手段争夺生存资源的无奈之举,机关算尽反误卿卿性命,折射出人性对权力的病态追逐。另一组则从“悲剧内核”切入,认为她的贪婪与狠辣既是对封建制度的迎合,也是被制度异化的结果——她越“精明”,越深陷封建伦理的囚笼,最终成为制度崩塌的陪葬品。两组观点交织,勾勒出复杂多面的人性图谱。

  评定环节中,刘梦君肯定了同学们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建议结合明清社会变迁深化分析;曾子怡则点赞思辨的逻辑性,鼓励将文学思考与现实观照结合。本次活动以经典文本为镜,让参与者在思想碰撞中感悟《红楼梦》的永恒魅力,为书香校园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次读书思辨会的开展,为广大读书爱好者提供了一次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机会,相信在此次活动的推动下,会有更多人热爱读书、热爱思辨。

初审:刘珍

复审:刘琰琰


(审稿人:汪萃萃)
官方微信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微信号
  •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 统一服务热线:0710-3590071
  • 传真:0710-3590071
  • 邮箱:zfxy@hbuas.edu.cn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鄂ICP备08009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