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人才培养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96号
  • 0710-3590071
  • 0710-3590071
  • zfxy@hbuas.edu.cn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发布时间:2017-03-02 15:01:59  来源:   点击次数: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作者:曹雨平  来源:转载自光明日报(节选)
 
   人才培养是应用型大学的最基本的职能,是应用型大学的“生产端”主要供给。目前应用型大学在专业结构、质量结构、素质结构方面存在诸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致使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效率不高,同质化现象严重。
  与经济改革相似,高等教育同样存在需求侧改革和供给侧改革两大任务。应用型大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特别是为各行各业提供一线人才和技术服务,属于社会供给侧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国家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服务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智力供给和支持任务也空前繁重;对社会、城市和民众凝练及传播新的发展理念、新的精神动力和新的文化风尚的要求也不断高涨。所有这些都为应用型大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通过推进结构调整,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用型大学的供给侧改革,同样必须抓住改革的关键环节。社会的需求是应用型大学发展的根本且永恒的驱动力,当前应用型大学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恰恰是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应用型大学要在真正了解地方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推进供给结构优化,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提高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大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实现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增强应用型大学的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驱动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从生产端入手。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发展从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每一次的科技和产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创造出难以想象的供给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应用型大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应用型大学肩负创新的重要使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在进行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并进一步创新技术转移的机制和渠道,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从而推进自身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应用型大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应用型大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针对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人才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增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导向,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地方发展为价值依归,全面提升大学自身的供给能力。
   以强化内涵建设为抓手,提高应用型大学的人才供给质量
  应用型大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核心的目标就是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满足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以强化内涵建设为抓手,从专业结构优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等方面进行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吻合度。紧密围绕区域战略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主动对接产业行业需求,重新规划专业布局,建立一个有效合理的动态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对现有专业进行优化改造,重点培育和建设优势专业,以带动其他专业建设。压缩和淘汰就业率低、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脱节的“劣势”专业,优化重组和配置校内外教学资源要素。
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行业产业转型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满意度。以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人才培养专业能力体系,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教学资源,转变以知识体系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嵌入专业技能和企业课程模块,使人才培养模式从重理论学习向重实际应用转变。
  要推进课程改革和课程内涵要素建设,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以产业技术和职业技能要求为导向,依托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平台,整合校企资源共建课程资源,利用“互联网 + 课程”线上线下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国际化职业岗位标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内外现代优质教学资源,优化重构课程体系结构。模块化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形成以应用技术为主、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内涵,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融合,达成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要完善供给人才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度。全面对接行业产业岗位技术技能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以供给人才对行业产业的吻合度、满足度和忠诚度来检验应用型高校供给人才质量的高低,特别关注高校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行业产业的一致程度、对就业岗位的胜任程度、对就业职场行业规范的认可程度,降低盲目的短期离职率。这些应成为考核应用型高校的供给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
  以强化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导向,提升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是应用型大学的重要特征,应用型大学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区域发展规划、决策咨询、技术支持等方面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彰显应用型大学的地方性特色,提高自身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要明确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定位,以服务地方需求为主线确定应用型大学的科研发展目标,加快由学术性研究为主导向应用科技转化为主导转变。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开展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协同创新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开发和积累,促进先进技术创新和转移,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成为支撑地方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转移的重要平台。
  要构筑政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加强产业技术研发,促进新技术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先进技术转移和创新。坚持走“本土化、特色化”应用型科研之路,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和决策建议。以产业需求及技术发展为导向,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着力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通过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提供支撑。
  要构建完善的技术转移和社会服务体系,以产教融合为重心,进行应用型技术创新,解决行业、企业的实际技术问题。建立应用型大学与所在区域创新资源要素共享平台,构建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围绕“中国制造 2025 ”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以“互联网 + ”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高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战略。建设一批产业发展咨询机构、技术研发中心,使应用型大学成为适应技术加速进步的加油站、支撑传统产业变革的转换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池。
  以提升文化软实力为依归,促进地方的文明进步
  大学文化是大学自身的宝贵财富和独特品格,是大学办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供给侧不可或缺的要素。应用型大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校地文化软实力,增强大学文化的内生和外延能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要凝练弘扬大学精神,提升应用型大学文化软实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应用型大学大多起步较晚,办学历史较短,部分是刚从专科院校升格或者是其他类型院校转型而来,文化积淀不够厚重。应用型大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精神凝练,凝聚共识,以文化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进而把文化的要素和规范融入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之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提升应用型大学的文化软实力。
  要融合地方特色文化,弘扬地方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大学文化与区域地方文化的融合,从地方文化中吸取有益的养分,融合地方文化特质、文化载体和文化市场,促进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对地方文化进行系统整理、理性挖掘、深刻解读和传承弘扬,使之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要倡导新型的城市精神,促进地方的文明进步。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正大力倡导和推进新型城市化和产城融合,为应用型大学从供给侧增强文化服务功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习近平强调:“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在我国城市化和产城融合的进程中,人的现代化落在了物的现代化之后。应用型大学作为地方的文化高地,有能力、有义务为所在区域提供新型的城市精神、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丰富的文化要素,积极倡导和传播现代工业文明和产城融合所要求的人与自然和谐、产业与城市和谐的价值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发挥应用型大学对地方文化的滋养和社会进步的引领作用。
 
(审稿人:)
官方微信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微信号
  •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 统一服务热线:0710-3590071
  • 传真:0710-3590071
  • 邮箱:zfxy@hbuas.edu.cn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鄂ICP备08009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