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学生工作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296号
  • 0710-3590071
  • 0710-3590071
  • zfxy@hbuas.edu.cn
首 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传承西柏坡精神,书写辉煌新篇章”——博正团队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
发布时间:2024-07-18 17:53:25  来源:学工办   点击次数:

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精神支柱,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为了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心中扎根,湖北文理学院博正大学生法律志愿服务队于2024年7月17日上午九时,在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木桥村为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柏坡精神宣讲活动,活动主要涵盖西柏坡精神讲解、诗歌朗诵、剪纸活动以及心得分享等环节,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深入阐释西柏坡精神,助力小朋友们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激发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情,在红色道路上奋勇前行。

“忆往昔峥嵘岁月,悟西柏坡不朽精神。”宣讲之初,志愿者凭借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叙述和珍贵的历史文献展示,全面介绍了西柏坡时期的历史背景与关键事件。以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核心,用饱含深情的话语和形象的肢体动作,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发出由衷的赞叹,更有同学热情地分享了自己知晓的西柏坡故事。特别是当听到党中央在西柏坡指挥三大战役的精彩情节时,在场的小朋友们都深受震撼。

“悟西柏坡精神内涵,树红色理想灯塔。”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激励学生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志愿者们生动讲述了西柏坡时期的重大决策、艰苦奋斗的故事和伟大的胜利成果,以及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活动还设置了西柏坡精神知识问答环节,检验并加深了学生们对西柏坡精神的理解和记忆。深入阐释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通过具体事例和形象的比喻,让孩子们对西柏坡精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西柏坡精神的认识和感悟。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历史知识和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深刻领会了西柏坡精神的伟大意义。学生们通过聆听和参与,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

“一举一动显精神,红色血脉永流淌。”为了让孩子们更切实地体悟西柏坡精神,播放了一段精心制作的西柏坡精神纪录片。影片以真实的历史画面和感人的故事,再现了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光辉形象。学生们聚精会神地观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和感慨。影片结束后,许多学生眼眶泛红,纷纷表示被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深打动,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歌朗诵,致敬英雄。”随后,宣讲团成员与学生们一起朗诵了《我们是新时代的好少年》等经典诗歌。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教室中,每一句都充满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西柏坡精神的传承。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逐句朗诵,并解释了诗歌的背景和含义。通过朗诵,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

“一折一剪现历史,红色精神在我心”朗诵结束后志愿者又带着同学们进行剪纸活动,志愿者们耐心讲解每一步,同学们细心地完成着每一个步。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逐渐呈现,大家以纸为媒,用剪纸艺术传承西柏坡红色精神。让那段光辉历史在指尖流淌,让西柏坡的伟大故事在剪纸作品中永远闪耀,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奋勇前进!

“红色传承志高远,西柏坡精神永璀璨。”在活动后期,志愿者邀请同学们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有的学生表示“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的学生则表示“要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有的学生说:“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有同学表示:“我们要学习先辈们的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退缩,努力克服。”同学们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西柏坡精神融入日常,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同学们参与西柏坡精神主题教育课程不仅是对知识的探索,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通过西柏坡精神爱国教育课程,学生不仅能了解西柏坡的重要历史,更能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西柏坡精神的学习也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之情,让同学们对未来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充满了决心与信心!博正团队将持续推进红色教育,通过更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引导小朋友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投入到传承和弘扬西柏坡精神的行动中来。让我们携手并肩,用实际行动诠释西柏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力量。

(审稿人:汪萃萃)
官方微信
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微信号
  •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隆中路296号
  • 统一服务热线:0710-3590071
  • 传真:0710-3590071
  • 邮箱:zfxy@hbuas.edu.cn

CopyRight 2016-2018     版权所有:湖北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鄂ICP备08009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