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 通讯员 马国瑾)2019年3月14日下午14:00,政法学院社会学系全体教师在S11一楼小组工作实验室开展以“SFBT课程学习分享”为主题的教研,政法学院院长王奎列席并积极参与教研探讨。在这次教研活动中,邵亚琪、董庚就今年初在成都所学到的SFBT初阶课程与系里其他老师进行分享和交流。
首先,邵亚琪对SFBT的发展背景做了介绍,SFBT属于社工技巧流派之一,起源于美国,由Steve de Shazer 和其夫人Inn Berg Kim以及一群有多元训练背景(包括心理、社工、教育、哲学、医学等)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米华基的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共同发展起来的。然后,通过用一个案例来解释SFBT思维和传统的以问题视角为主的解决之道有何不同。传统的问题解决视角更注重当事人问题的成因,历史,而SFBT技巧注重看到当事人的闪光点,并通过技巧加强当事人的建设性行为。最后,邵亚琪和董庚分享了两个重要的SFBT技巧:赞美;一般化和重新建构。在讲述中通过用案例来讲解技巧的使用方法和应注意的事项。
此次分享激发了各位老师的热烈讨论,各位老师们认为SFBT作为社工重要的技巧流派之一,不仅要将关于SFBT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可以将SFBT这种正向思维用在融洽师生关系和改善亲子关系中。这次的主题教研使各位老师对SFBT有了初步了解,也对SFBT的技巧使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后社会学系将继续开展一系列主题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