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 通讯员 罗梦凡)2024年11月25日上午10点,政法学院在N11-301学生一站式社区开展了《乡土中国》研究生读书会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加深研究生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乡土情怀的理解,并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此次活动由詹进伟老师主持,政法学院院长聂军、副院长王正宇、党委副书记汪萃萃、辅导员李竹颖以及24级全体研究生和23级部分研究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江红珠同学进行了读书分享。她以西方团体格局(捆柴火)与中国差序格局(水波)的对比为引子,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独特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权利结构的不同,指出西方法治与中国礼治的差异,并详细阐述了权利来源的多样性,包括横暴权力、长老统治等。在谈到继替时,她提到了文化英雄在乡土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并总结了乡土社会的特点,包括乡土性、熟人社会、差序格局以及伦理道德。
王兵森同学分享了他对《乡土中国》的独到见解。他首先介绍了本书的成书背景,包括费孝通的调查经历以及他为何选择撰写此书。随后,他详细解读了书中的核心观点,如乡土本色、熟人社会、文字下乡、差序格局以及血缘与地缘等。在分享过程中,他特别强调了社会调查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袁静同学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分享了《乡土中国》对她的启示,她提到了“枫桥经验”与乡土性的相似性,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盛一冉同学则在前面同学分享的基础上进行了补充,指出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中国传统农村逐渐解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社会背景,为理解《乡土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视角等。
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何圆、王梦月、刘康、梁琪琳等同学就书中观点及不懂之处与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读书会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乡土中国》的理解,还拓宽了学术视野和思维方式。

聂军院长对此次读书会的圆满举办表示祝贺。他表示,读书是为了培养大家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作为新时代研究生要“善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多去领悟经典专家名作,建议大家可以3-4人为一组,用ppt或思维导图的形式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学术交流,促进整体性思考和学习。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学术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詹进伟老师对读书会进行总结,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读书增长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将专业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相结合,通过读书激发思考能力。
